政府工作报告速览来了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 ■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 ■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 ■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粮食产量达到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 ■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 ■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 ■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特别是亿万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我们还积累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 ■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 ■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减税与退税并举。 ■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 ■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 ■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 ■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 ■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 ■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 ■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 ■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 ■启动乡村建设行动。 ■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 ■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 ■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将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 ■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 ■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完成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本文转载: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