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优先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方法的若干思考 ——以寿阳县南燕竹镇南燕竹村为例
引言
在乡村振兴与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现阶段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更加强调落实传导与管控的要求,无论从法律层面,还是从实施建设与管理的主体层面,落实上位规划并满足政府不同部门管理要求是村庄规划实施的前提与关键。
基数转换:落实于管控的基础
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过程中一直强调底图底数问题,基数转换是各级空间规划以及村庄规划的统一的底图底数。基数转换数据与三调数据所体现的、所包含的信息不同,三调国土空间现状展示的是国土空间一定时间节点的建设实时现状,而基数转换后的底图底数体现的是一定时间节点国土空间管理实时现状。
三调国土空间现状:建设实时现状 基数转换国土空间现状:阶段管理现状
按照自然资源部和山西省自然资源厅的文件要求,基数转换工作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进行分类转换、归并、细化用地,分别为一对一、多对一与一对多转换,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自然资源部门的历年土地管理数据的整理,即历史遗留问题梳理,具体包括三大类:一是已审批未建设的用地,二是未审批已建设的用地,三是因低效用地再开发、原拆原建等原因先行拆除建筑物、构筑物的原建设用地。
现状基数分类转换规则
根据基数转换管理数据,南燕竹村的各项历史遗留问题除了已审批未建设的用地以外,还有三调建设用地调整为非建设用地的未审批已建设的用地,分析在规划当中是否保留,为规划布局调整打好基础。此外南燕竹村历史遗留问题整理重点还包括已拆除建筑物、构筑物的原建设用地。
划定三生空间:实现分区分类管控
南燕竹村规划通过三生空间的划定,实现分区分类管控。划定中,以双评价为基础,根据双评价适宜性分析结果,判识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村庄建设的区域,使布局优化有依据,同时落实上级规划约束性指标和强制性内容包括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
守好底线:各类管控线的落实
在村庄规划中,落实耕地保护、水利部门的河道治导线、以及文物部门的各类管控线,提出管控要求,是守好底线的重要内容。
在村庄规划指南中,要求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未经批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是违法行为,因此在村庄规划中,不得随意将占用行为合法化,违法占用的,应当在规划中予以恢复。
建设空间管控:定规模、定边界
国土综合整治管控
图则管控:定指标、定要求
本文来源: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公众号
最后更新:2022-04-07 11:13:21